“並非違法, 卻仍然是錯”
一個有關中國代購在澳洲Coles超市搶購奶粉的視訊片段最近在網上瘋傳。 這些代購的行為明顯地把當地澳洲人惹火了, 因而拍下片段上載到Youtube, 從影片所見, 中國代購語帶挑釁地問那個澳洲人這種囤積居奇的行為是否違法? 澳洲人則回答, 雖然並沒有違法, 卻仍然是錯 (It’s not illegal, but is still wrong!)。
中國的代購近年在世界各地大行其道, 但同樣地引起不少風波。所謂代購, 其實就是代他人購買的意思, 他們一般是中國的留學生、 遊客或者是已經移民到外地的華僑, 大多數是兼職, 但也有全職。代購的產生其實是源於中國近年經濟不斷向上發展, 中產階級興起, 他們對海外食品的質素及安全比較有信心,因而推高這些入口貨品在中國的售價, 同時亦產生同樣貨品在大陸市場與原產地市場巨大的價差, 因而令到代購有鉅利可圖。而就澳洲而言, 澳洲的奶類產品, 特別是嬰兒奶粉, 大陸人簡直是對其趨之若鶩。因而有上面Coles超市的一幕。事實上, 代購在澳洲的活躍程度, 由一間叫澳賣客 (AuMake International Ltd.) 的公司, 最近能在澳洲成功借殼上市可見一斑。從這間公司的招股書可見,其相當部分的客源是來自澳洲代購,她為這些代購提供一站式的服務及多元化產品,而當然這家公司亦有直接通過網上平台出售給大陸的客戶。
代購的行為引起很多澳洲人反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他們把一些澳洲的必需品,好像嬰兒奶粉掃光,對當地人當然是引來諸多不便了。但問題是, 澳洲的現行法律當中確實是沒有明文禁止這種行為。有的也是靠當地的零售商自發限制每個客戶可以購買的數量。這和香港在2013年前的情況差不多, 但香港政府之後發出了所謂’限奶令’, 規定不可携带超过1.8公斤奶粉出境。而反觀澳洲,其現行出口法並不監管在10kg以下的出口產品。
所以才有影片中一個代購客得意地反問是否違法。但又是否真的不違法? 澳洲消費者法(Australian Consumer Law) 中, 有一條就訂明任何人士, 在營商的過程(in trade or commerce) 及在獲取或提供貸品或服務時, 不能從事不道德的行為(unconscionable conduct),而對何謂不道德行為, 定義十分廣泛,而法例亦訂明需要考慮所有情況。 在澳洲現有的案例當中似乎沒有涉及到代購的行為是否不道德, 但正如影片中的澳洲人說, 這仍然是錯的。她指的錯, 當然是道德上的錯誤了, 因為代購購買的奶粉不是自用, 而是轉售謀取私(鉅)利, 卻影響了當地真正有需要人士的合理利益, 而且是利用了法律的真空, 這種行為本身是廣義上的不道德。在性質上他們其實和賣黃牛沒有分別, 只不過黃牛通常是滿足當地市場需要, 但代購卻是滿足海外的中國市場, 黃牛活動在澳洲是違法, 但代購則不然, 這種情況並不合理. 但縱使如此, 以筆者的判斷, 對於一些小的個體戶代購, 澳洲的競爭及消費者委員會並不大可能採取行動, 但對一些大規模及有系統的代購公司, 例如其成立網站及聘請他人到超市搶購奶粉, 遇到這種情況, 受影響的人士不妨靜靜地搜集證據然後向競爭及消費者委員會作出投訴 。
而且, 在中國內地向澳洲代購直接購買貸品的用戶, 是得不到澳洲消費者法的保障, 因為澳洲消費者法訂明不適用於私人的賣家, 所以若遇上貨不對版或者貨物質量出現問題, 是不能在澳洲起訴或作出投訴的, 但當然, 如果直接向如上述澳賣客之類的零售商購買, 雖然身在澳洲境外, 仍然是受到澳洲消費者法的保障的 。